七夕來臨 這習俗最具代表性!(組圖)

發表:2019-08-07 00: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七夕來臨這習俗最具代表性!
《荊楚歲時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代林傑〈乞巧〉

吟誦著古時的詩句,過著今時的七夕。

七夕節

七夕節,為黃曆七月初七。黃曆七月,古稱「蘭月」,故習稱是月七日之夜為「蘭夜」。此外,七夕又有乞巧節、雙七、巧夕、女兒節、穿針節等諸多別稱。

七夕,是一個與愛情相關的節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流傳千載,至今不衰,人們已耳熟能詳。曹植〈九詠〉曰:

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東漢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

仰望星河,重溫這個美麗傳說,不禁讓人發出感慨,無情的時光遊走,黯淡不去忠貞愛情的熠熠輝華;迢遞的銀河邈遠,隔斷不了雙星相思的悠悠脈脈。

七夕節牽牛星、織女星一年一度的雙星之會,無疑是此夜夜空中最耀眼、璀璨的焦點,目光所匯之處,人間自然也跟著高興。於是從古時便衍生出許多習俗來,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拜織女、吃巧果等。

穿針乞巧

在諸多習俗中,有一項很具代表性--穿針乞巧。因織女美麗聰慧,善織、心靈手巧,自然為人間女子所崇拜。於是七夕習俗中便有了女子穿七孔針乞巧這一內容。這項活動主要參與者是少女,不然怎麼會稱這天為「少女節」或「女兒節」呢?

《西京雜記》言:「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荊楚歲時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

七夕之夜,庭中月下,備好連續排列的七孔針(或九孔針),女子手執五色絲線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七夕與愛情相關,「穿針引線」是對男女姻緣的一種隱喻。針和線便成了七夕的象徵物。這便讓人不由得將目光定格在這小小的針和線上。

針,線,是天定的匹配。

七夕來臨這習俗最具代表性!
根據《荊楚歲時記》所載,我們可知:「七月七日,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天定良配

一根根細細的針,一條條盈盈線縷,針引著線,線隨著針,和諧相配,穿梭遊走,便可織繡出絢麗多彩的圖案、畫面。

這就如,世間的有情男女,天賜良緣下,婚姻生活中,她禮敬著他,他呵護著她,縷縷情意綿綿如織,相互扶持,攜手同行,便滋生美好,衍生希望;雨潤風和下,世間才呈現出繁榮生貌。

由此看來,七夕月下的穿針乞巧,何止是比試著眼力、靈巧,又何止只是一項活動。手中執的針線,代表著少女心中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對未來婚姻生活的希冀。試想,當執紅線欲穿針時,那線,在少女們心中,是否如丘比特手中的金箭,如能準確順利穿過針孔,便如那愛情之箭射中良偶之心,如此便可獲得美滿姻緣?那一刻,月下的少女們,一定是格外專注與用心的。

線覓著針,針待著線。針線載托著希冀。

如今的七夕,有情男女們依舊歡欣雀躍,精心地準備禮物,醞釀溫馨情話,預備好相互作愛意的表達。儘管精美、浪漫,但明顯地,形式方式上已失去了傳統韻味。

什麼時候,中華的傳統七夕節,不再是花束、禮品、巧克力的西式充斥;月下,人們手執久違的針和線,重拾穿針乞巧、蘭夜鬥巧、投針驗巧等那些古風習俗,去過真正傳統意義上的七夕?

此夜,身披月華,仰觀牽牛織女雙星之會,讓我們有情的思維之「縷」,穿過「復興傳統文化」這一「核心」,不妨看作是七夕的另一種「乞巧」。

如能如此,這樣的意識在每個有情的中華兒女思想中復甦、跳動,繼而對準那個具有感召力的「核心」,穿「針」引「線」,思維如絲,行為如織,共同勾繪、織就,呈現綿密、秀美……如此,一定會再現神傳文化的壯采、瑰麗。

此夜,涼風習習,月下,仰望著織女星,思維之「絲」貫穿過那個美麗的「核心」主題,心中真誠祈禱著。這個七夕,很別樣……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