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III》或成中国难过的一大关卡(图)

作者:杜宇轩 发表:2018-10-23 20: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十九世纪日尔曼哲学家黑格尔(G.W.F.Hegel)说,“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城投公司破产的影响恐怕高于P2P爆雷百倍。(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10月23日讯】中国金融体系正因为P2P、城投公司等问题以及中共政府眼下的政策走向,在明年巴塞尔协议III正式实施前走在危险的路上。

十九世纪日尔曼哲学家黑格尔(G.W.F.Hegel)说,“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在9月时,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说:坚决遏制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务的形式增加隐形债务。同时,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坚决防止“大而不能倒”。

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TBTF)金融上的一种概念,特别用来指当一些规模极大或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重要地位的企业濒临破产时,政府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帑相救,以避免这些企业倒闭后所掀起的巨大连锁后效应造成社会整体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即被称为“大到不能倒”。这个名词始于十年前的“金融海啸”,随着漫长时间的一走一过,人们恐怕早已淡忘当初从美国次贷危机激荡出来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此次北京的发文等同允许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城投公司破产倒闭。

城投公司是什么?其破产的行为又意味着什么?

城投公司是作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的融资平台,其一直代表着政府搞建设、融资等活动。民企所参与的许多政府工程的项目其实都是和城投公司签的合同,政府借的很多钱也是以城投的名义安排的。试问城投破产将意味着什么呢?

城投公司一旦大面积破产,几乎就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崩溃,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破产。因为中国所有商业贷款,大约有过半,是被各级政府勒令给了城投公司。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1,000多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

根据长江产业经济研究,仅其中1,870家城投公司(占总数约17%)在2016年底的负债就高达30万亿元人民币。那么剩余83%呢?其严重性自是不言而喻。

而时下中国P2P网贷平台连环爆雷,造成投资人血本无归,形成了大批的“金融难民”。据日经新闻报导,2018年迄今就已有超过300家网贷平台倒闭,其违约金额高达300亿人民币(约43.9亿美元),但若与城投公司的实际负债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地方融资平台是中国经济特有的时代产物。尽管其诞生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但是一直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后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其中有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就在于上次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为维稳经济而对地方的财权让渡;必然性则是中央-地方“货币集权+财政分权”的必然结果(类似欧债危机)。其背后既有政治经济的行为,又有影子银行作为技术支撑。

北京经济学者胡星斗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城投债务的规模可能约为40万亿人民币,现在中央政府已经展现出不为地方债“兜底”的决心,购买了城投债产品的消费者需要格外小心。

无独有偶,国际金融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在10月16日发布报告说,中国隐性的地方债务规模可达40万亿人民币(约为5,769万亿美元),未来可能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美国高地研究所研究员秦伟平表示,这个资料还是严重地低估了中国债务的真实情况,比官方所透露出来的还少。世界经济学界估计,中国债务总数其实是介于234万亿到250万亿之间。

根据中国国内一家证券公司的研究,2014年颁布的43号文和2018年的23号文,对地方政府融资其实做出了非常全面的规定和限制报告。

假若真能按照43号文的规定来确实地执行,地方融资平台不至于会扩张到今天这一步上来。然而事实证明,谎言与欺骗可以说是中共骨子里的基因之一,假大空才是其万变不离其邪的真实的样貌。而这次宣布城投公司可以破产,实际上也可解读为中共中央与地方党委争夺权力的关键举措,其目的就是想要通过此举来彻底剥夺地方政府实行大规模赤字财政的权力。

影子银行是什么?

影子银行是指一些提供和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金融服务的非银行仲介机构。不过影子银行的信贷资金却是来源于银行的自有资金,比如应收款项投资、逆回购和/或理财产品资金,在非银金融机构的帮助下打包SPV(特殊目的载体),向潜在借款人提供贷款,这些潜在借款人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PPP计划、房地产开发商和处于过剩产能行业的公司。除了借贷资产,这些产品里甚至还包括其他风险较小的资产,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产品是将以资产池的形式被打包,以满足监管要求并降低流动性风险。

在全球金融海啸届满10周年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戈夫(Ken Rogoff)警告,中国沉迷于举债和依赖投资来拉抬成长,一旦这种经济模式无法支撑下去,恐引爆严重的金融危机。

巴塞尔协议III》恐成为明年难过的一大关卡

2017年12月7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发布声明称,完成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资本框架,银行将面临更严格的资本监管。新的框架要求银行最低资本标准需要达到监管者设定的标准公式收益率的72.5%。

《巴塞尔协议III》是由国际清算银行制定,同时获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参与制定并同意实施的全球银行监管标准。

作为巴塞尔协议的第三版,协定着眼于通过设定关于资本适足率、压力测试、市场流动性风险考虑等方面的标准,从而应对在2008年前后全球金融海啸中显现出来的金融体系的监管不足。

IMF更于去年的8月中旬就警告称,中国债务问题日益严重,日后可能衍生成为新金融危机。

此外,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去年退休前亦警告,中国需严防“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发生,意指中国资产价格在长期成长后,恐承受不住负债压力而瞬间崩盘。周小川当时表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过多,会导致市场过于乐观并造成矛盾的积累,从而到一定时候出现‘明斯基时刻’。”。影子银行本身所具有的顺周期性则会加速这种矛盾的积累。风险其实是慢慢积累的,但是其爆发却是突然的,而风险爆发的那个时刻就是“明斯基时刻”。眼下中国国内的金融体系所衍生的债务风险已经可以预见中国恐怕难以在2019年1月1日,巴塞尔协议III的过渡期间结束前跟上国际金融改革的脚步。

责任编辑:辰阳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