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讲堂】医圣张仲景(图)

作者:邓正梁 发表:2019-04-27 1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张仲景被后世医家尊称为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深远。
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深远。(图片来源:新唐人视频截图)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以写《伤寒杂病论》著名于世,有医圣之称。张仲景居于帝乡,因汉光武帝刘秀亦是南阳人,所以也可以说是才子之乡--南阳历代多才子。

事师于张伯祖

张仲景生于名门望族,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总角之时曾访南阳名士何颙求鉴,何颙指点迷津说道:“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之后仲景亦无意于仕途,专志作民间医人。

之后张仲景事师于张伯祖。张伯祖,名初,字品济,东汉医家,南阳郡涅阳县人,笃好医方,精明脉证,其疗病每有奇效,传世《七柳品济清口方》。张仲景闻其名而拜为师,尽得其传,为医中之圣。

有感疫病流行

东汉末年,疫病流行,曹植的〈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合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张仲景对于疫病的流行触目惊心,但又感慨医家的无能:“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有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能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因此,张仲景本身十分认真的研究医学:“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第一部中医临床著作

《伤寒卒病论》,原本16卷,手抄传世,之后西晋名医王叔和纂集编次成《伤寒论》,宋林亿将内伤部分独立出来,称为《金匮要略》,将《伤寒卒病论》一分为二,大行于世。后世有医家认为《伤寒卒病论》是《伤寒杂病论》的误写。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着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方面的巨著,古医家赞赏溢美之辞非常多。

《金匮要略方》孙奇等序曰:“……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医家张元素:“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陈振孙曰:“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发展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将外感病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症候群,还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个辩证纲领。再依法用药,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总共269方,是医家必读之书,中外研究者逾千家,形成一个庞大的“伤寒学派”。张仲景称为医圣,当之无愧。

来源:看中国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