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的睡袍(图)

发表:2019-10-10 15: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为了一件华丽的睡衣,狄德罗决定将房里的配置全部更新升级。
为了一件华丽的睡衣,狄德罗决定将房里的配置全部更新升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18世纪法国有一个名叫丹尼斯.狄德罗的哲学家。一天,朋友给他送来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甚是喜爱。

身穿华贵睡袍,狄德罗在书房踱来踱去。他突然发现,房里的家俱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既然有了这么华贵的一件睡袍,那自己的生活为何不从此过得更加考究一些呢?于是,狄德罗决定将书房的配置全部更新升级。

事后,狄德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自己作为哲学家,竟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以作反思。两百多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讲到此故事,并提出“狄德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物品的现象。

《韩非子》中有一则“像箸之忧”的故事,也很形象地反映了“狄德罗效应”。故事是这样的: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以小见大,认为结局不妙。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不会再用粗陋的陶杯,而会改用精美的犀角杯,也必然不会再吃粗粮菜蔬,而是改吃山珍海味。当然,吃山珍海味也应该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里、高高的亭台上吃,而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

“狄德罗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呢?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当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而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以实现内心的平衡。换言之,“狄德罗效应”反映的正是人们追求尽善尽美的心理。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又不是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人,因此,“狄德罗效应”不适用于自己。然而,如果追求尽善尽美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态,这就会形成群体压力,结果会使“狄德罗效应”间接发生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关于心理学家詹姆斯与其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的故事。

詹姆斯是“鸟笼效应”的提出者。一天,詹姆斯与卡尔森打赌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可从未想过要养一只鸟。”卡尔森的生日到了,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随手把鸟笼搁在书桌旁,笑道:“这只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罢了。”然而,从此以后,来访的客人看见书桌旁那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呢?”卡尔森只得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但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都是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来一只鸟放进鸟笼,詹姆斯的“鸟笼效应”最终奏效了。

“狄德罗效应”或“鸟笼效应”所阐明的道理无非是,一旦我们接纳了非必需的东西,那么,自身追求完美的心理压力以及由周围人群所形成的群体压力,都可能驱使我们不断接纳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诚如苏格拉底所言:“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但在一个充满太多欲望、太多选择的世界里,保持低配意识,知足知止,何其难也。

责任编辑:wendy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