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事故與催人淚下的故事(圖)

作者:衣者褚 發表:2024-05-07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梅州
梅州高速坍塌(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4年5月7日訊】在《報紙已死、新聞長存》(點擊藍色標題即可閱讀全文)的年代,慘烈的事故中常常會有有心人發掘出催人淚下的故事。

5月1日2時10分許,廣東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發生坍塌事故,造成48人死亡、30人受傷。事故發生後,福建老人下跪攔車的感人故事被廣泛傳播。‍‍‍‍‍‍‍‍‍‍‍‍‍‍‍‍‍‍‍‍‍‍‍‍‍‍

新聞講究真實,這些故事若是真實發生的,媒體爭相報導並沒有錯。媒體對在梅大高速事故發生後出現的下跪攔車這類真實發生的不顧個人安危救人的感人故事進行充分的報導,是完全正當也是應該的。

從新聞專業主義的角度看,如實記錄報導災難包括如實記錄事故現場發生的救人故事,是媒體正常的履職行為,我們不能一看到媒體報導救人救災的感人故事就盲目對媒體進行批評。

我們要反對的不是報導真實發生的救人故事,要反對的是虛假新聞,反對編造虛構所謂的感人事跡。同時,我們也要高度警惕所謂的輿論引導,也就是過份渲染事故中的人性閃光點,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放大這些閃光點而有意迴避對事故本身的反思和追問,包括事故發生始末的基本還原。‍‍‍‍‍‍‍‍‍‍‍‍‍‍‍‍‍‍‍‍‍‍‍‍‍‍‍

不反思驚人的事故而光講感人的故事,將來只怕還會死更多人。

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發生在2020年。那年3月30日,四川涼山西昌森林大火造成19人遇難,其中18名為打火隊員,1名為當地嚮導。記性好一點的人應該記得,2019年的3月30日,也是四川涼山,也是森林大火,造成31人遇難,其中有27名消防員。

2019年的那場大火發生後,官方的消息裡鋪天蓋地都是萬人灑淚送別遇難的消防員,然後就是各種遇難者的英雄事跡、光輝歷史。遇難的消防員中不少人都是二十左右甚至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當時舉國悲痛。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事情,反覆這麼死人,是偶然的嗎,都是天災嗎?我不相信這是單純的天災。火情研判有沒有失誤,指揮有沒有失誤,恐怕真的都要認真檢討反思一下。

這幾年,尤其是最近,總有些人一看到反思這個詞就跳出來反對:反思會讓人泄氣,戰鬥力會減弱,臨陣換將之類的建議更是會讓軍心渙散。他們認為,大戰中應該多給大家鼓氣,而所謂的鼓氣就是要樹立正面的典型。即便是要反思,也要等大戰結束了再反思。

這種觀點,疫情早期一度甚囂塵上,很有市場。

我當時說過一個觀點,估計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裡,再重複一次:面臨人命關天的大事,反思問責要趁早。

處置突發事件不力的官員有兩類,一類是缺乏足夠的專業能力,無法研判面臨的突發事件,雖然眼前的事情人命關天,但他弄不清屬於何種嚴重程度、將來可能嚴重到何種程度,難以決策導致應對不及時。這種官員,並不是壞,而是能力有問題。這種人沒有處置重大問題的能力,如果不及時問責撤換,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早反思早問責早撤換,就等同於救人。

另一類官員,是聰明人,可以準確判斷面臨的突發情況,但出於各種複雜的利益考慮不願意做出有效的處置措施。這樣的官員,好大喜功,沒有擔當,甚至可能是為了一己私慾隱瞞重大的危機隱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的官員難道不應該早一些早些反思早些撤換?留著他們,只會繼續禍害老百姓。

如今,每次出現重大的事故,不管死多少人,總有一批人急於在遇難者中尋找所謂的先進典型,發掘所謂的感人事跡,弘揚所謂的奉獻犧牲精神。結果呢,缺乏思考能力的人會被愚弄,以為犧牲是一件值得肯定的,災難之後只記得表彰犧牲而忽略了質問為什麼會導致這麼大的犧牲。

回到梅大高速事故這件事上來,工程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日常的交通巡查通報與災害天氣預警有沒有正常進行等,都是媒體理應關注和追問的。

對事故進行追問和反思才更利於將來不發生或者少發生這類慘烈的事故,而謳歌事故發生後湧現的所謂好人好事,雖然有利於救災救難,但對將來盡量避免類似事故發生作用並不大。所以,我們要謳歌救人的好人好事,但也不能放棄對事故的追問和反思。

我們最需要反對和警惕的,是為了引導輿論片面強化甚至編造所謂的感人故事,從而達到淡化慘烈事故本身的目的。

一個事故發生後,我們要看媒體在報導所謂的好人好事的同時有沒有對事故的發生處置進行追問和反思,如果我們發現一家媒體只報導所謂的好人好事而完全迴避反思事故,那我們基本可以判斷這家媒體不是一家專業的媒體。如果我們發現一個記者在慘烈的事故發生後只報導所謂的好人好事而沒有追問事故發生的原因,那我們基本可以斷定這個記者不是一個專業的記者。

媒體對事故的報導,一方面要弘揚人性善與美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追問事故的原因責任發掘暴露人性惡的一面,兩者兼顧更符合基本的新聞倫理。對慘烈事故中出現的人性閃光點視而不見,也不是專業的表現。

重大事故、重大災害發生後及時反思和追問非常必要,早反思少死人,多追問多救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微信公眾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