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起源竟跟屈原無關?認識2大傳說(圖)

作者:隅芯整理 發表:2023-06-18 18: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陳洪綬筆下的屈原
陳洪綬筆下的屈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黃曆「五月五」即將到來,換言之,今年的端午節將於國曆6月22日降臨。一提到端午節這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當然得談一談的由來。不過,但凡提到端午節起源,幾乎大家都會說是在紀念投身於汨羅江的戰國時代楚人屈原!話雖如此,還是有民眾知道不同的版本,例如介之推或陳臨等歷史人物。今天主要跟大家簡略說說其中著名的兩大傳說:伍子胥與曹娥。讀者若對端午節傳說有興趣,可再進一步查找詳細資料來了解!

紀念伍子胥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伍員,字子胥,他在投奔吳國時,因封於申,故又稱為申胥。

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兄長伍尚都被昏庸無道的楚平王所冤殺,直到伍子胥逃往吳國,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並助吳伐楚之後,楚國才被攻下,但楚平王當時已經逝世。不過,為了替父兄報仇,伍子胥仍掘墳鞭屍,而此一戮屍行徑,也讓伍子胥遭人詬病。

後來,吳國在吳王死去,並由其子夫差繼位之後,變得更加強大,進而去攻下越國。越王勾踐當時請和,並獲得了夫差的應允,但伍子胥諫言應消滅越國,永絕後患,但變得驕傲自大的夫差不僅聽不進任何忠言,反倒信了伯否的讒言。最後,因奸臣挑撥而跟吳王產生了間隙的伍子胥,憤怒地被迫自盡了。

據悉,伍子胥當時有留下遺言,要求家人在他死後將他的雙眼挖出來,以便他日後親眼見證越王勾踐滅掉吳國一事。吳王聽聞此事後,非常憤怒,遂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首裝入酒袋中,再沉入錢塘江中。因此,後人相傳端午節乃是在紀念伍子胥,加上伍子胥沉江時間更早於屈原沉於汨羅江的時間,所以一些民眾認為,端午節習俗是關乎伍子胥,而非屈原。在浙江一帶,伍子胥則被民眾稱為潮神、潮王。

南梁學者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一書即載:「邯鄲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越地傳云。起於越王勾踐。不可詳矣。」

後來,吳國果真是被越王勾踐給滅掉了,而根據民間傳說,夫差要自殺之前,實在是覺得自己羞愧到無法在陰間面見伍子胥,遂先使用白布蒙住了雙眼之後,才舉劍自刎。

曹娥投江尋父

除了伍子胥,東漢人曹娥也被認為是端午節的起源之一。

曹娥的父親曹盱是一位時常在江中划船,做些唱歌迎神工作的術士。在曹娥剛滿十四歲的這一日,曹盱划著扁舟去迎神,孰料卻被大浪給打翻了,曹盱也即刻被江水給吞沒了。

曹娥在聽見父親落江的消息後,邊哭邊奔到了江邊。悲痛的曹娥一邊沿著江來尋找著父親的身影,一邊大聲呼喚著父親。曹娥年紀雖小,卻因為始終找不到父親屍首而悲憤難止,她最終選擇投江尋父。

五日後,居民發現了曹娥及其父的屍體。據說,曹娥當時正緊抱著自己的父親。當曹娥的事蹟傳開後,當地縣官及百姓都被她的孝心孝行給感動了,遂為她立碑,記錄其事蹟,並在她投江之地興建了「曹娥廟」來祭祀曹娥,供人們瞻仰、懷念,甚至把小鎮改名爲曹娥鎮、她溺水身亡的那條江取名為曹娥江。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除了屈原投江之外,上述這兩則傳說,同樣被民間視為關乎端午節由來。民眾閱讀過後,不知道比較喜歡哪一則傳說呢?其實,不少人發 現,今人不再似古人那般注重傳統節日,致使慶祝氛圍及過節意義逐漸式微,雖是如此,若我們能在端午節吃粽子時,跟親朋好友聊一聊端午習俗及故事,不只增添過節的有趣氣氛,對孩子們來說,也能起到一種寓教於樂的作用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